2022-08-02瀏覽次數:
來源: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僅供交流學習,部分文章推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封面圖片來自網絡
各市(州)、擴權縣(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省級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八次、九次、十次全會精神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根據年度工作安排,現就補充征集四川省“十四五”工業(yè)軟件及信息安全重大科技專項2022年度項目通知如下。
一、申報要求
申報項目需符合以下申報要求和指南要求,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上傳。
(一)項目申報單位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包括項目牽頭單位和項目合作單位。
2.項目牽頭單位應是注冊地在四川省境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有較強科研開發(fā)能力的企業(yè)。
3.項目合作單位應為境內外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y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具備科研能力的單位。
4.項目申報單位應對申報項目及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如發(fā)現項目或申報材料造假,新申報項目不予立項,項目申報單位納入科研失信記錄。
5.多家單位聯(lián)合申報的,各方須在申報書中加蓋法人單位公章,同時簽訂聯(lián)合申報協(xié)議,明確約定各自所承擔的任務、責任、經費、知識產權歸屬等。加蓋法人單位公章的聯(lián)合申報協(xié)議作為附件掃描在線上傳。
6.牽頭申報企業(yè)須在注冊信息中如實填報上年度企業(yè)基本財務信息。其中,納入統(tǒng)計部門調查范圍的企業(yè),須按照《企業(yè)(單位)研發(fā)活動統(tǒng)計報表制度》要求報送統(tǒng)計部門的上年度企業(yè)研究開發(fā)項目情況表和企業(yè)研究開發(fā)活動及相關情況表中的數據填報,并上傳附表。優(yōu)先支持自身有研發(fā)投入的企業(yè)牽頭申報的項目。
7.牽頭企業(yè)和參與企業(yè)需提供自籌能力相關支撐材料(以下材料之一:電子稅務局下載的2022年第二季度企業(yè)財務季報、2022年6月末或7月末銀行對賬單或存款證明),財務數據涉密的單位除外。
8.項目申報截止時間前,有到期一年后未完成項目驗收的企業(yè),不能牽頭新申報項目。
9.項目申報單位應誠信狀況良好,無在懲戒執(zhí)行期內的科研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
(二)項目申報人要求。
1.項目申報人包括項目負責人和項目參與人。
2.項目負責人原則上應為該項目主體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實際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員。各級國家機關的公務人員(包括行使科技計劃管理職能的其他人員)不得申報本專項項目。
3.項目負責人原則上應為1962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外籍專家除外)。
4.項目負責人原則上應為牽頭單位人員。允許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事業(yè)單位的科技人員,經所在單位批準從事創(chuàng)業(yè)或到企業(yè)開展研發(fā)、成果轉化等。屬于此類情況的科技人員可作為離崗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兼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單位的項目負責人,人員名單由高校、院所統(tǒng)一向科技廳提供。
5.項目負責人須具有本領域正高級職稱,能將主要精力用于項目研究和組織協(xié)調工作,實質性負責項目的研究開發(fā)和組織實施。項目如下設課題,課題負責人須具有本領域副高級(含)以上專業(yè)職稱,或已獲得博士學位兩年以上。
6.同一年度,同一項目申報人新申報項目總數不得超過2個。其中: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申報2022年度項目限1項,目前承擔有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或還在限制申報期內的項目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得因申報新項目而退出在研項目;退出項目研發(fā)團隊的,在原項目執(zhí)行期內原則上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新的項目。
7.本專項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實施方案編制專家和指南編制專家不能申報或參與本專項項目。
(三)推薦單位要求。
1.各推薦單位可在此通知基礎上另行制定通知,明確當地項目申報截止時間和報送流程。
2.各推薦單位應加強對所推薦項目申報材料的合規(guī)性審核,按時將推薦項目通過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tǒng)統(tǒng)一推薦,向科技廳報推薦函并附項目匯總表。地方推薦的項目,由地方科技部門初步形成推薦意見后,會商同級財政部門,聯(lián)合向科技廳和財政廳報推薦函并附項目匯總表。
3.審核未通過的項目由推薦單位退回。
(四)其他要求。
1.申報單位應按照申報指南中的研究內容、考核指標、相關說明、實施期限、申報方式等要求進行申報。申報單位必須有能力組織專家團隊完成所申報項目的全部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
2.同一項目須通過單個推薦單位、單一途徑推薦申報,不得多頭申報和重復申報。已被科技廳其他科技計劃或專項立項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
3.申報項目應嚴格按申報通知要求,提供滿足指南相關限制條件的附件材料和證明項目前期研究基礎的附件材料并在線上傳。
4.申報通知中要求上傳的企業(yè)財務年報、季報均需提供從電子稅務局中下載的報表。
5.指南中明確只支持1項的,如申報項目評審結果相近、技術路線明顯不同時,可同時支持2項。
6.項目申報單位應開發(fā)并設立從事科研項目輔助研究、實驗(工程)設施運行維護和實驗技術、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及學術助理和財務助理等科研助理崗位,配備科研助理。
7.網上不受理涉密項目。各項目申報單位也不得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中上傳涉密資料。
8.項目研發(fā)成果產業(yè)化須在四川境內實施。
二、申報流程
(一)申報身份獲取。
申報單位管理員、項目負責人登錄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tǒng)(網址:http://202.61.89.120/),進行身份注冊和實名認證,申報單位和項目負責人需完整、如實填寫相關信息,已注冊過的單位和個人憑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并補充完善相關信息,審核通過后方可進行項目申報。
(二)申報書填報。
項目申報書由項目負責人填寫(指南有特殊說明的除外)。項目負責人登錄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tǒng),根據相關指南提出的具體申報方向,按照提示,在線填報項目申報書和上傳附件,蓋章部分(推薦單位可不蓋章)掃描后在線上傳。
(三)申報書修改。
在推薦單位規(guī)定的項目申報截止時間以前,項目負責人、申報單位可在線主動撤回申報書并進行內容修改。
(四)申報單位審核。
申報單位登錄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tǒng),在推薦單位規(guī)定的截止時間前對項目申報書進行在線審核和提交。
(五)推薦單位審核、匯總、報送。
推薦單位進行申報項目的審核、匯總,完成網上審核和提交,出具項目申報推薦函并附項目匯總表(在線打?。﹫罂萍紡d。地方推薦的項目需由科技部門、財政部門聯(lián)合出具推薦函并附項目匯總表(在線打?。?,報科技廳和財政廳。不受理申報單位直接報送。
三、申報時限
(一)項目申報單位網上申報時間為:2022年7月29日-2022年8月15日18時。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tǒng)將在申報截止時間2022年8月15日18時自動關閉。
(二)項目申報單位在線將申報書提交至推薦單位,具體截止時間以各推薦單位通知為準,逾期不予受理。
(三)推薦單位報送推薦函、項目匯總表截止時間:2022年8月17日18時,逾期不予受理。
(四)申報單位報送項目申報書紙質件(含附件,一式兩份)截止時間:2022年8月17日18時,逾期不予受理。
四、材料報送
(一)推薦函、項目匯總表寄送地址。
科技廳地址:成都市學道街39號,科技廳322室,聯(lián)系人:屈智028-86671416,028-86663469(傳真)。
財政廳地址:成都市南新街37號,財政廳606室,聯(lián)系人:卿杰028-86679421(傳真)。
(二)項目申報書報送地址。
科技廳地址:成都市學道街39號,四川省科學技術廳209室,聯(lián)系人:陳良 028-62029921,張鵬飛 028-86677159。
五、申報咨詢
(一)申報指南咨詢(咨詢時間:工作日8:30-12:00,14:00-18:00)。
高新處:王先進 028-86730775;
重大專項處 陳良028-62029921,張鵬飛 028-86677159。
(二)申報流程咨詢(咨詢時間:工作日8:30-12:00,14:00-18:00)。
楊欣028-86715358,屈智028-86671416,鄭博028-86726725,程小娟028-86726087。
(三)技術支持熱線(咨詢時間:工作日9:00-17:00)。
張波028-85249950,陳麗樺028-65238305,黃驥028-65238321,彭杰028-65238378。
六、特別申明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從未委托任何單位或個人為項目申報單位代理項目申報事宜,申報單位必須自主填報項目申報書。凡是購買或委托代寫項目申報書,或是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一經發(fā)現并查實,即視為騙取財政資金,一律不予受理、取消申報資格或撤銷立項項目,并按規(guī)定嚴肅處理。知情者可向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科技監(jiān)督與誠信建設處舉報,舉報電話:028-86729925。
?
附件:
1.四川省“十四五”工業(yè)軟件及信息安全重大科技專項補充征集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2.四川省“十四五”工業(yè)軟件及信息安全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方案編制專家組名單和項目申報指南編制專家組名單
3.四川省“十四五”工業(yè)軟件及信息安全重大科技專項專家委員會名單
?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2022年7月29日
附件1
?
四川省“十四五”工業(yè)軟件及信息安全重大科技專項補充征集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
本指南在線填寫“四川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課題)可行性研究報告(申報書)”。
?
一、績效目標
建立工業(yè)互聯(lián)網領域工業(yè)設備與供應鏈可信管控系統(tǒng)1套;突破關鍵技術不少于15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培養(yǎng)聚集一支高水平的工業(yè)數據安全軟硬件團隊;申請發(fā)明專利不少于15項,授權發(fā)明專利5項,取得軟件著作權不少于5項,制定行業(yè)/企業(yè)標準不少于10項,實現經濟效益6億元以上。
二、資金支持方式和支持經費
財政資金采取前補助支持方式,分兩批撥付,即:立項時撥付60%左右,通過中期評估后撥付40%左右。以項目形式整體申報,本批次擬支持1項,支持經費不超過900萬元,自籌與申請經費比例不低于3:1
三、實施周期
2022年9月—2027年9月。
四、支持重點(含考核指標)
項目:工業(yè)數據安全管控治理平臺設備研發(fā)與應用。
(一)研究內容。
針對工業(yè)數據安全全生命周期防護與治理需求,開展適用于工業(yè)數據的分布式身份管理和訪問控制、跨系統(tǒng)跨廠區(qū)傳輸的一致性驗證與審計、工業(yè)數據資產風險智能發(fā)現、工業(yè)數據資產安全風險監(jiān)測、敏感數據智能識別和自動脫敏、敏感數據血緣分析技術和網絡數據測繪、時序化異構工業(yè)數據的密文安全處理、基于消息鎖加密的密文數據去重、面向屬性加密的靈活高效的訪問控制策略更新、支持多關鍵詞邏輯運算搜索的加密、安全高效的保序加密、匿名的代理重加密、數據安全動態(tài)控制、電子標簽安全與隱私、電子標簽防沖突算法及實現等關鍵技術研究。
(二)考核指標。
研發(fā)面向分布式工業(yè)設備系統(tǒng)可信管理的電子標簽基礎器件以及工業(yè)數據密態(tài)存儲、傳輸及交換控制平臺,建立工業(yè)互聯(lián)網領域工業(yè)設備與供應鏈可信管控系統(tǒng)1套;突破關鍵技術不少于15項,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培養(yǎng)聚集一支高水平的工業(yè)數據安全軟硬件團隊;申請發(fā)明專利不少于15項,授權發(fā)明專利5項,取得軟件著作權不少于5項,制定行業(yè)/企業(yè)標準不少于10項,實現經濟效益6億元以上。
1.滿足三種以上接口協(xié)議,讀寫速度達到毫秒級、識讀距離大于10米以上,電子標簽安全中間件可提供方便靈活集成接口API;
2.敏感數據智能識別查全率不低于90%,查準率不低于90%,脫敏請求接口單機性能滿足在400TPS;
3.支持不少于10萬級用戶節(jié)點同時參與的安全計算能力,10億級數據處理能力,密態(tài)數據安全存儲系統(tǒng)更新策略的算法運行時延小于0.2秒,在保障數據安全傳輸的前提下滿足低延時、高可用的行業(yè)應用需求,響應時間達毫秒級;
4.在制造、能源等重要工業(yè)企業(yè)及工業(yè)重要設備設施上示范應用10家以上。
(三)有關說明。
以項目形式申報,擬支持1項,支持經費不超過900萬元,自籌與申請經費比例不低于3:1,下設課題不超過5個,承擔單位不超過5家。要求企業(yè)牽頭,鼓勵產學研聯(lián)合申報,牽頭企業(yè)注冊資本不低于1億元或上年度營收不低于5000萬元。
?
附件2
?
四川省“十四五”工業(yè)軟件及信息安全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方案編制專家組名單和項目申報指南編制專家組名單
序 | 姓? 名 | 單位 | 職務、職稱 | 備注 |
1 | 張小松 | 電子科技大學 | 教授、長江學者 | |
2 | 隋少春 | 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副總經理/研究員 | |
3 | 李? 波 | 電子科技大學 | 副院長/教授 | |
4 | 李? 彥 | 四川大學 | 教授 | |
5 | 陽? 丹 | 長虹集團 | 副總工程師/高工 | |
6 | 董? 娜 | 東方電氣中央研究院 | 副院長/高工 | |
7 | 劉川杰 | 九洲電子 | 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 |
8 | 蔣? 濤 | 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 副處長/高工 | |
9 | 李樹民 | 成都流體動力創(chuàng)新中心 | 副主任/研究員 |
?
?
附件3
四川省“十四五”工業(yè)軟件及信息安全重大科技專項專家委員會名單
序號 | 姓名 | 單位 | 職級/職務 |
1 | 周激流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教授/黨委書記 |
2 | 隋少春 | 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研究員/副總經理 |
3 | 鐘? 勇 |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員/副總經理 |
4 | 李? 彥 | 四川大學 | 教授 |
5 | 張小松 | 電子科技大學 | 教授 |
6 | 潘? 煒 | 西南交通大學 | 教授 |
7 | 曾? 軍 | 中國航發(fā)四川燃氣渦輪研究院 | 研究員/專業(yè)總師 |
8 | 李? 飛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教授/院長 |
9 | 李? 波 | 電子科技大學 | 教授/副院長 |
10 | 郭? 兵 | 四川大學 | 教授/副院長 |
11 | 崔? 喆 |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員/主任 |
12 | 韓? 敏 | 西南交通大學 | 教授 |